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硕士研究生,在毕业论文致谢里提到了94岁的他!

中青报·中青网 中青校媒 广东
2024-09-28


萌主有话说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明的毕业论文致谢受到关注。他在论文致谢中讲述了他受到学校里多位老前辈精神感染的故事。传承仍在继续,未来他也将作为一名选调生回到家乡,将前辈信念带到远方。


“在‘读懂中国’活动中,倪永仁老师(94岁)结合参与新中国第一台自动俄汉文翻译机的经历寄语我们,要有‘认定一个方向就追逐不放’的精神,要甘坐冷板凳才能把事情做好。”


这段话来自华南理工大学2024届硕士毕业生黄明的毕业论文致谢。27岁的他,在文中提到了“90后”倪永仁。倪永仁曾在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参与研制新中国第一台自动俄汉翻译机,黄明带领学生团队采访倪永仁时,倪永仁用亲身经历告诉学生们:“新中国的伟大成就是靠人民群众踏实干出来的,认准目标不放弃,就一定能有收获。”此外,黄明还在致谢中感谢了张益良、梁灿炉、何笑评、朱斌等多位和他“忘年交”的老前辈。



黄明毕业论文致谢的部分内容


1960年,倪永仁(前排右一)在展示“磁芯”


毕业前的邀约与“忘年交”往事


黄明本科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前在该校工商管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今年毕业后,他将作为选调生回到家乡潮州。


“7年时间内,我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党员成为一名辅导员、党支部书记,再到工商管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一直与老同志们保持着联系,参加相关的结对活动。”黄明介绍。


2024年5月,黄明(后排右一)参加

五四青年节老少结对座谈会


在黄明自己看来,这份致谢和别人的没什么不一样,都是向大学期间重要的人表达了感恩,在论文答辩这个温情的板块,他希望用文字记录下大学期间指引他前行的引路人。


为什么想到把“忘年交”写进致谢?黄明和校媒记者分享了一个故事。


在黄明的毕业论文外审结果返回时,学院党委书记林智老师和退休党支部书记张益良老师邀请他在毕业前参加最后一次活动——“老少同堂话青春,五四薪火代代传”座谈会,这次座谈会他与老前辈们交流、思考,他回忆起在华南理工大学的时光中与老同志之间的往事,发现自己在这些春风化雨的教诲中收获了很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成长为现在的他,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这份特别的论文致谢。


2018年,黄明(右)与张益良调研乡村小学


时间回到2017年6月,读大三的黄明第一次参加老少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在活动中,参与过学校计算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老教师们与本科生同学分享学科发展历史,鼓励大家“听党话,跟党走”。也正是从这次活动开始,他与退休党支部书记张益良结缘。此后,两人还一起到乡村小学了解教育情况,为学生社会实践寻找合适的基地和了解需求;前往连州市为学院的校友桂树林挑选树种,在种植初期与老同志、青年学生一起为树木浇水;共同研究阳光成长工程,探讨退休教师如何为被帮扶学生播撒阳光,照亮前路。


致谢中,黄明还提到了华南理工大学的一对老党员夫妇。


2016年12月,黄明成为了中共预备党员。学院党委特邀党建员梁灿炉老师与他进行了一场入党谈话,谈话中,梁灿炉送给他一句名言“共产党让我去哪,我就去哪”,他也了解到梁灿炉为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国家的发展需要,接受组织上的安排,将青春奉献给党和国家的一生。“与其说是谈话,那更像是一节微党课,在大概半小时的谈话中,我更多的角色是倾听。”他回忆道。


2022年,黄明(右)与梁灿炉合照


7年后,在学校关工委组织的“读懂中国”活动中,黄明又认识了梁灿炉的爱人、同为学校退休教工的何笑评老师。何笑评同样对他说:“共产党让我去哪,我就去哪”。黄明被老一辈的信仰再次打动,而这些潜移默化的精神慢慢感染黄明,为他后来的事业发展注射了一剂“强心针”。


2023年,黄明(左二)与学生团队参加读懂中国活动

(左三为张益良,左四为何笑评)


校媒记者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张益良、梁灿炉曾入选华南理工大学优秀老党员事迹风采展。其中提到,张益良2009年当选为计算机退休党支部书记后,重视支委建设,带领支委们同心同德,分工合作,认真组织活动、开展工作。结合支部党员高龄、高学历、高素质等独特优势,与学生支部进行结对,组织老党员积极参与学生的党建和思想教育工作,尽己所能帮助有困难的青年学生。此外,在受聘学校老教授协会副秘书长期间,他积极推进对外合作办学、推广生态农业科学技术。


梁灿炉每年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党员进行谈心谈话,每次谈话前,都充分做好准备,认真审阅有关材料,谈话时,遵循重在教育人、启发人、激励人的原则,考察其入党动机、理想信念等,严格把好关。每年春节前,他和其他同志一道慰问高龄老同志,探望生病住医院者。2020年春节前,一位老教师不幸在家中突然病故,其子女均在国外无法及时回国,梁灿炉主动联系办理后事。





“仰望星空寻方向,扎根实际做工作”


2024年6月,黄明(右)在毕业前与张益良合影


由于篇幅限制,黄明无法将他从老前辈和其他老师们所学到的一一提及,但他们说的话、做的事,黄明都记在心里,并决心好好实践。


“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办好,并且能够教育下一代,那就最好了。”在和张益良老师结缘后,黄明始终牢记张益良的教诲。所以他下定决心把“老少结对”活动做好,带领超过100人次的青年学生参与到结对活动当中去。结对活动中黄明联系了多位发展对象对老党员进行采访,将结对前置到团员青年群体和入党积极分子群体中,他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优秀青年和他一样被老党员的光辉所吸引。


值得一提的是,黄明的辅导员冀早早老师——后来也是黄明辅导员工作期间的同事和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实习期间的指导老师之一——她认识黄明已有9年了,支持黄明追寻热爱的同时,也提醒黄明要结合实际、做好当下。黄明担任辅导员时组织的多次老少结对活动,第一次也是由冀早早牵头,这些联系在黄明看来也是一种传承接力。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仰望星空寻方向,扎根实际做工作。”黄明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牛保庄教授告诉他。3年的相处中,牛保庄对于学术的严谨和顶天立地的科研态度感染了黄明。他在牛保庄的帮助下,在学术研究中及时调整研究方向,用本科所学技术与研究生专业相结合,从现实发现问题、用技术抽象问题、拿技术解决问题。


学生团队看望倪永仁

倪永仁告诉黄明:“认定一个方向就追逐不放。”倪永仁曾参与新中国第一台自动俄汉文翻译机的研制工作,在那个翻译条件欠缺的年代,老一辈们对着满是俄文的技术书自学外语,遇到技术上的难题就一起钻研。1958年,倪永仁受命研制电子管模拟计算机。经过近2个月的日夜努力后成功研制出该计算机,该计算机能够解六阶线性微分方程和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被用于火箭等自动控制的运算,是全国工程自动控制亟需的设备。他用实际经历告诉黄明,新中国的伟大成就是靠人民群众踏踏实实干出来的,认准目标不放弃,就一定能有收获。


黄明组织的老少结对活动


黄明日复一日地和这些师长、前辈们交流、学习,他心里的种子也生根发芽,他也愿意做一个前行的引路人。


2019—2021年间,黄明组织了6支“党员+团员”的学生团队对学院老教师进行访谈,其中超过100人次的青年学生参与。此外还开展了多场老少结对活动,他们在五四青年节谈青年担当、在七一建党节谈党性修养、在国庆节谈家国情怀、在年末辞岁迎新慰问老同志......除黄明以外,很多青年学生仍与其他老师保持着联系,“老党员—年轻党员—团员”的教育链条让老少结对的传帮带作用得到了稳固的传承。


据统计,黄明所在的支部有超过50%的成员毕业后选择深造,继续深耕专业技术,另有多名成员选择了研究生支教团、西部计划、选调生等去向。同时,他所在的党支部以“我们的选择”为题,讲述了老同志指引青年成长的故事,充分展示结对建设实效,最终获得学校首届样板党支部成果汇报和风采展示大赛比赛一等奖。



2020年,黄明参加学校样板党支部成果汇报


黄明认为,老同志为了祖国强大、学科发展而奋斗的精神是对青年最大的教育。他自豪地说:“我们接过了前辈手中的旗帜,传承了服务、奉献、拼搏的精神,努力在新时代书写我们的青春。”



“理想信念大于天”


华南理工大学微信公众号报道黄明故事(可跳转原文)


在关于该篇论文致谢的推送发出之后,黄明转发给了张益良老师和朱斌老师,张益良老师回复了“但我做得不够,有愧”;朱斌老师打来电话,再次告诫黄明毕业后要踏实工作、踏实做人。两位老师谦虚、尊重,他们认可黄明的能力和品德,但他们只认为自己尽到了老师应有的职责。


华南理工大学关工委的杨洪老师和吕晓璐老师也与黄明取得联系,为他能在学校关工委活动中得到这样的成长效果感到欣喜,对他的就业选择表示支持和赞赏,他们认为这是“学校老同志的爱在传承”。


老师们及评论区对黄明的留言

黄明表示,这些留言让他更有动力,背后有这么多老同志对他寄予期待和保持着关心联系,不敢让他们失望;他在职业选择上将“为人民服务”这条标准提到了前头,也希望和他们一样,可以为时代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理想信念大于天。”未来,黄明将成为一名选调生,回到家乡潮州去,践行“共产党让我去哪,我就去哪”的教诲,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老前辈们年轻时有离开广州去省外协助学科建设的、有为了国家强大从零开始钻研新技术的、有为了大局发展服从安排从事陌生工作的、有退休后为了下一代成长仍然发光发热的,黄明也想像他们那样追寻理想、服务人民、到基层当中去。




在论文致谢的最后一段

黄明同学选择留给了自己

他对自己说

“望未来的自己能够牢记师长的嘱托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始终胸怀热爱

努力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季的“浪漫瞬间”/ 

2024年毕业季悄然而至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内

浪漫的不止毕业论文致谢

还有国风毕业照蕴藏的“中式浪漫”


当学位服遇上国风元素


华南理工大学供图


当学位服遇上云肩、马面裙、

簪花学士帽、旗袍、中山装,

“适配度”如何?


华南理工大学供图


近年来,毕业生们总爱发挥创意

在传统造型中增添“中式浪漫”

近日,校媒记者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

国风毕业季活动现场看到

许多毕业生将国风服饰与学位服叠穿

在校园内拍照打卡


华南理工大学供图


该校设计学院2021级研究生林伊霞

是一位国风服饰爱好者

当天,她身着自己设计的国风“学位服”

在校园内打卡留念

她的云肩上绣着木棉花、鲤鱼

寓意红色基因、鲤跃龙门

裙子上面点缀的是华南理工大学

三个校区的传统建筑元素


林伊霞。(陈宇龙/摄)


华南理工大学通过举办国风表演

为学生们免费拍摄专属国风毕业照

打造充满“中式浪漫”的毕业季

学生们搭配并穿着国风传统服饰

手持国风道具,画上中式妆容

拍摄冲洗出一幅幅毕业照

定格着属于华南理工大学

毕业生们的美好瞬间


毕业照=结婚照?


头戴象征着爱情美好的头纱

手中紧握“红色小本”和大幅“囍”字

活动现场

一对特别的“新人”引起大家的注意


华南理工大学供图


“我们今天刚领完结婚证
就回学校拍毕业照了”
邢晓桐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0级博士研究生
马强是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022级博士研究生
他们从步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年
便相识相恋
经过多年的爱情长跑
在6月13日这天
他们为自己的爱情故事开启新篇章

华南理工大学供图


今日互动

你的毕业论文致谢提到了谁?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文字丨李惠娴 陈宇龙

图片丨除标注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视频丨华南理工大学提供

排版丨李惠娴

制图丨陈宇龙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青校媒 广东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